近日,水利部首批智能大壩建設試點濟南市太平水庫工程正全面推進智能建造實施工作。山東水設智慧水利院和工程設計一院聯合組建的“太平水庫智能建造團隊”,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以“天空地水工”立體化智能建造體系為核心,助力太平水庫從傳統施工管理模式向數智化管理的跨越式發展,彰顯了國企團隊的過硬實力。
該團隊以項目管理為中心,構建了三大智能引擎:知識引擎集成專家經驗和規范標準,數據引擎整合多源監測數據,三維引擎支撐數字孿生應用。依托這三大引擎,團隊開發出質量管理、安全管理、進度管理、投資管理、材料管理、綠色施工六大核心應用模塊,實現了工程建設全要素數字化管控,創新達成規劃設計、工程設計、物資供應、施工安裝、竣工移交等全周期40余個功能場景的智能化應用。隨著項目穩步推進,智能引擎亮點頻現。
亮點一:圍壩填筑立體管控體系
太平水庫碾壓施工智慧管控系統,通過在碾壓機械上安裝北斗定位天線、VCV傳感器以及終端顯示平板,實時監控碾壓機械的軌跡、速度、遍數、是否開振等指標,對攤鋪及碾壓進行全過程數據采集、傳輸、統計分析、智能反饋和三維動態施工仿真模擬,并借助現場采集的施工參數,對施工質量進行快速評價與控制。
亮點二:堆載預壓沉降在線智能監測系統
積極對接開發下埋式激光-壓力雙模傳感融合的核心監測設備,實現數據交叉驗證與動態校準,消除環境擾動,突破了傳統靜力水準儀的局限性,能夠動態追蹤堆載過程中的變形速率、趨勢及應力響應,為堆載速率控制、卸載時機判斷、預壓效果評估提供數智化支持,有效保障施工安全與工程質量。
亮點三:地下水位觀測及水井封堵質量管控系統
結合平原水庫特點構建水井系統化管理體系,通過找井定位-一井一檔-水位觀測-封堵評估全流程閉環,實時采集多時段水位數據并開展趨勢分析,為土方開挖時序優化、土料晾曬、土工膜鋪設施工控制提供科學依據;精準控制水井封堵質量,實現全周期數據化決策支持。
亮點四:車輛全景主動防撞預警系統
車輛全景主動防撞預警系統采用深度學習技術,內置四路AI智能行人、車輛偵測預警算法,四路同屏無死角監控,實時檢測車輛周圍的行人和車輛,及時提醒駕駛員注意潛在風險并避免碰撞,保障行人與車輛安全。
亮點五:智慧工地管理系統
構建“一平臺、一張圖、一張網”智慧工地系統,集成質量、安全、進度、環境等核心數據,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平臺融合AI、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支持線上質量驗評與電子簽章追溯,實現人機環智能監測與施工優化。通過全生命周期數據治理,形成可支撐后期運維的完整數字資產。
太平水庫是濟南市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新時代平原水庫建設的示范工程,將為全國水利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化建設方案。山東水設項目團隊將以此為契機,繼續秉承科技創新與工程創新理念,持續深耕智慧水利領域,致力于推動水利工程的數智化轉型。